瓷砖脸上长了“麻疹”,你相信吗?看了下文,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昨天下班回到家里,就听见邻居张阿姨向邻居唠叨,“上个月买的瓷砖,才铺没几天,竟然瓷砖起了‘麻疹’!现在倒好,店家不承认,究竟该怎么办呀?”仔细询问,原来是2011年12月,张阿姨在马家岩建材市场一门面购买了一批某品牌的瓷砖,总价格为5000余元。张阿姨介绍,购买瓷砖时,她们一家人都仔细看过瓷砖,并没有发现瓷砖有什么异常,但是现在铺好了,却发现瓷砖表面露出了很多黑点。
1月12日,在张阿姨家,只要蹲下身仔细看,就会发现在白色瓷砖表面的釉质下面,确实“隐藏”着一些黑点,小的有针头大,大的有芝麻大小,分布不均匀。大家抱着看稀奇的态度去看,都可以看见张阿姨家的卫生间和客厅两部分瓷砖,均发现瓷砖表面有黑点。“如果只是一两块瓷砖表面有这种黑点,我认为还正常,但是现在基本上每块瓷砖上都出现这种现象,我就认为是瓷砖的质量有问题。”张阿姨说,他的卫生间还铺有另一种白色瓷砖,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两种瓷砖是同时铺上去的,因此不存在因装修而导致瓷砖出现黑点问题,惟一的解释就是瓷砖的质量有问题。”张阿姨质疑说。
“烧制瓷砖的原材料中含有的铁成份过多,所以瓷砖刚买来时没有黑点现象,铺上去之后黑点就会越来越多!”另外一位邻居从事瓷砖原料生意七八年,从这些现象看来,他认为瓷砖的原材料肯定有问题。
张阿姨说,工商人员来到他们家查看了瓷砖,色差确实能用肉眼看出。但张阿姨是在安装完成之后才进行的投诉,这样瓷砖已经使用,质检部门是无法出具质检报告来证明确实是商家瓷砖的质量问题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所以在维权的时候缺乏证据。还有现在瓷砖销售与安装时脱节的,商家不管安装,这样就造成了商家与施工方互相推卸责任。
那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理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也上一些相关网上看了下,不过都是从选购瓷砖的方面来说的。我觉得还是很有用,现在整理了拿来和大家分享下,希望能对正在装修或者将要装修的朋友起到一点作用。
对于选购瓷砖,我总结了六个字,那就是看、查、听、拼、掂、比,具体的请看下面。
一、看:质量好的陶瓷砖釉面应平滑、细腻,光泽釉晶莹亮泽,亚光釉柔和舒适。在充足的自然光线或日光灯照射下,将砖放在1米远处垂直观察,应看不到明显的釉面缺陷,有花纹的砖花色图案应细腻、逼真,没有明显的缺色、断线、错位等缺陷。质量上乘的陶瓷产品背面的底纹、商标等清晰、完整,少有釉迹或缺损。
二、查:检查产品包装箱上是否有厂名、厂址、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商标、生产日期和所执行的标准,现行有效的陶瓷砖标准是GB/T4100-2006,特别是放射性分类,室内装修一定要选A类。
三、听:轻轻敲击陶瓷砖,细听其声音,质量较好的产品听上去清脆悦耳。质量差的产品因原料配方不当,烧成周期短,烧成温度低,敲击时会发出“空空”之声。
四、拼:从三个方面是“拼”,第一,将几块或十几块瓷砖平铺在地上,观察是否有明显色差。第二,将若干块产品垂直放在一个平面上,看看是否有参差不齐的现象,偏差应该是越小越好。第三,看平整度,也就是看砖的变形大小。可将瓷砖两块两块面对面金紧靠在一起,看看各边、各面、各角是否能靠在一起、缝隙越大说明变形越大,铺贴后整体就不平整。
五、掂:掂一掂产品重量,相同规格的陶瓷砖,重量大的致密度大,吸水率低,内在质量也较好。
六、比:要货比三家,比一比内在质量、比一比价格、比一比售后服务、争取物美价廉。 另外,在选购时,要注意各功能区的产品选择。地砖按釉面状况分有釉地砖和无釉地砖两种。有釉地砖主要用于卫生间、厨房的地面装饰,与内墙砖配套使用。无釉地砖大多又经过表面抛光处理,成为抛光砖。大多数抛光砖的吸水率小于0.1%,也称为玻化砖。抛光砖表面光洁如镜,是一种高档陶瓷产品。用抛光砖装饰的建筑物富丽堂皇,华贵气派。其价格较高,装饰客厅效果良好。
声明: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酷网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要评价
暂无评价!!